嚴寒下的堅守 共建天藍新氣象
時間:2021-01-19 14:38:45 來源:文/環保中心 圖/二站
今年以來,我公司牢固樹立和踐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發展理念,全面打響環境保衛戰,以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為目標,以整治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為主線,不斷加強基礎設施,著力解決當前存在的環保突出問題,扎實開展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,為全市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環境支撐。
責任壓實,構筑環保大格局。時下,漫步在口岸城區,你會發現,邊城的天變得藍了,街道變得干凈整潔了,滿眼欣欣向榮的生態美景。這些來之不易的環保成果,與市委政府穩步推進全國“衛生城市”建設和清潔供暖工程是分不開的。
時間進入到2020年底至今,我市遭遇35年來最嚴寒的極寒天氣,共出現三次強降溫寒潮天氣過程,溫度異常偏低,低溫日數持續時間長,最低平均溫度達-32.2℃(極端最低溫度-36℃),創1968年以來同期極值。截止到1月8日日最低氣溫≤-25℃日數為55天,最低氣溫≤-30℃日數為18天。進入臘月后,天氣逐漸回溫,我公司熱源二站、三站,趁著這寶貴時機,決定對脫硫系統管道進行拆卸疏通。煙氣脫硫是公司環保供熱的重要一環,為維護脫硫系統正常運行,確保煙氣達標排放,在供熱期間,每隔一段時間,熱源站都會組織人員對曝氣管結晶物進行清理。
雙堿法是一種主要的煙氣脫硫技術。雙堿法包括鈉鈣雙堿法,堿性硫酸鋁法等。最常用的是鈉鈣雙堿法(這也是我公司采用的脫硫方法)。它的基本思想是以鈉堿啟動系統,塔內鈉堿吸收SO2減少結垢和堵塞,塔外利用了鈉堿脫硫劑價廉的優點,塔外加鈉堿來補充OH-同時固定硫,使得鈉離子循環吸收利用,脫硫過程起作用的是NAOH,啟動后實際消耗的是石灰,理論上不消耗鈉堿,只是在清渣時會帶出一些,因而實際運行還需要補充少量堿液。
雙堿法脫硫中經常遇到硫酸鈉結晶,聚集在水池和管道及設備上,容易造成堵塞,嚴重影響脫硫效果。
這就回到了上文說到的“在供熱期間,每隔一段時間,熱源站都會組織人員對曝氣管結晶物進行清理。”上。這天上午,三站參加管道疏通的人員,爬進了約30米高的脫硫塔內,這里為什么用“爬”這個字呢?因為進出脫硫塔的窗口只有45×60公分這個樣子。冬天穿的厚一點,只能爬著擠進擠出。塔內上下分布著3層噴淋管道,他們要一層一層拆卸下來,還要小心地轉移到塔下,“別看這些曝氣管體積小,分量可不輕,一根管子大約6米多長,光是每根管子上的4套螺栓,我們就得拆卸近10分鐘”,一名參加管道疏通的工人說。
眼下正值三九節氣,室外氣溫零下18度,人們在脫硫塔內拆卸了近1個小時,就凍得不行了,只得鉆出塔,回到值班室休息一會,暖和暖和身體。20分鐘后,他們又嘻嘻哈哈的登上了脫硫塔的步梯……前面5、6名員工剛剛爬進塔內,脫硫除塵的操作員,誤將脫硫循環泵開啟,循環水順勢而下,澆了他們一身,他們只得幽自己一默,樂觀的說“夏天嘛,澆下就澆下,就當洗澡了;冬天嘛,就當沖涼了。不過,這也太涼了,哈哈哈…”正如《面對生活》有這樣一句話“生活像一面鏡子,折射出你的全部,你對生活的態度也會是生活對你的態度,樂觀的面對生活,生活就會回以你微笑,而悲觀的面對生活,生活也會讓你飽受辛酸。”
隨后,我們來到了熱源二站,我們到來時,他們剛剛打開一層平臺和儲堿罐上的螺栓,正在為拆卸管道做準備…
每年進入冬季,供暖是最大的民生實事,也關系污染防治大局。我們供熱企業要增強服務意識,在嚴格供熱標準、保證供熱時間的基礎上,最大限度降低資源消耗量,保證熱力綠色輸出、實現環保目標。當前,我們正處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發展階段,一要保持攻堅態勢,現在距離2021年“春節”僅剩20余天時間,要堅決克服麻痹松懈思想,發揚艱苦奮斗精神,保持攻堅態勢,凝心聚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這關鍵一役。二要堅持問題導向。緊盯問題,履職盡責,精準施策,狠抓落實,把企業整改、揚塵管控、脫硫排放等環保措施落到實處。要根據氣溫變化適時調整供熱負荷,完善供熱調度方案,把環保和安全作為長遠發展的底線要求,爭做負責任的良心企業。